特約顧問|專家點評
2025-08-04

【專家點評】顧問的競爭力,不是工具力,而是 策略 × 人性 × 敏銳度-海外合作夥伴 Tribe China 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專家點評海外合作夥伴Tribe ChinaLiz Yin《各位布爾喬亞:》年中報告

【專家點評】顧問的競爭力,不是工具力,而是 策略 × 人性 × 敏銳度-海外合作夥伴 Tribe China 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以下內容擷取自:《各位布爾喬亞:》 2025 年中報告

《各位布爾喬亞:》是布爾喬亞每年兩度(年中與年終)發佈的重要觀點報告。每一次的主題與架構,始終圍繞著同一個核心:「未來」。

本次我們選擇以「PR Next:公關的未來」 為題,圍繞兩個重點出發:

  1. 2025年,是疫情餘波與生成式AI全面普及交會的節點,面對全球傳播生態的劇烈轉變,邀請各界的傳播專家們共同探討這場變革對未來的影響;
  2. 傳播領域的每一個工作、角色、任務,最終的目標都是創造影響力。如果我們說創造影響力的本質是「信任」,那麼公關顧問代表的即是創造信任過程中,最源頭、最核心的職能(Function)、職務(Role)、產業(Industry)。

這次,不僅僅是布爾喬亞的觀點,更集結了亞太地區合作夥伴、公協會領導人、傳播教育領袖,共同思辨:當變動與重構成為常態,公關顧問的角色,將如何從產業中的「其中之一(One Of)」,蛻變為串聯市場、企業、組織與公眾之間的中心角色。


專家點評:Tribe China-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過去五年,是⼈類歷史上的兩個關鍵轉折點。 

⼀場疫情讓我們重新審視⼈與⼈、⼈與⼯作的關系;⼀場AI變⾰,則重新定義了我們對“創意⽣產⼒”的理解。 ⾝處傳播⾏業,這種變化尤為深刻。對我個⼈⽽⾔,從傳統公關⾛到今天帶領⼀家策略驅 動的公關傳播公司,這兩場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的⼯作⽅式,也重構了我們與客戶、媒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疫情之後:媒介形態巨變,顧問價值重構

新冠疫情的爆發,打破了原有的傳播節奏和媒介⽣態。⼀⽅⾯,線下⾏為向線上遷移,催⽣出“端到端”體驗和全鏈路場景內容的需求;另⼀⽅⾯,短視頻、直播、KOL、⾃媒體的迅猛發展,也讓傳統媒介的⾓⾊發⽣了結構性改變。內容不再是“產出即發布”,⽽變成“互動即傳播”;注意⼒稀缺、傳播窗⼝更短,意味著內容必須更快、更準、更具情緒共鳴。

在我剛⼊⾏的年代,公關顧問的“核⼼資產”是那份藏在桌⾯⽂件夾的媒體聯絡名單。⽽今天,顧問不僅要維護媒體關系,更要掌握全媒介⽣態,理解不同平台內容形態的傳播邏輯。你需要同時具備“輿論引導⼒”與“注意⼒設計⼒”,通過整合媒介資源,把品牌聲⾳推向公眾視野。主流媒體的權威度依然還在,但單憑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已遠遠不夠。

與此同時,企業的傳播需求也在變化。從“提升品牌聲量”到“⽀撐業績轉化”,公關和市場傳播被要求更貼近業務,證明其商業價值。這本質上是挑戰了公關“潛移默化影響認知”⽽⾮“直接推動銷售”的原點邏輯。

我認為,這並⾮壞事。反⽽是讓傳播回歸其本質——影響決策。只不過今天的“決策路徑”更加碎⽚、更加算法驅動,顧問必須從戰略⾓度理解客戶業務,提供“有影響⼒的內容”,⽽不是“有內容的影響”。

這也是我們在Tribe China長期堅持的⽅向:以策略為錨點,融合數字社交渠道、平台玩法與受眾情緒,為客戶搭建真正連接業務與市場的傳播橋梁。

AI不會取代公關,但會淘汰不進化的顧問。

Jasper AI、gimmefy 等AI產品被PR agency、內容營銷團隊⼤規模部署,甚⾄領英上最近有⼈說,“AI已經可以給媒體寫專家觀點”。

聽起來確實令⼈不安。 但傳播⾏業的本質,從來不是“寫東⻄”,⽽是“判斷說什麽、何時說、怎麽說”。 

真正的公關價值,來⾃對受眾的深刻理解、對社會情緒的把握、對傳播趨勢的前瞻判斷。AI擅⻓的是數據處理和語⾔⽣成,但尚⽆法替代顧問對覆雜情境的解讀能⼒。溝通不⽌ 是“信息輸出”,⽽是“意義建構”。 

在Tribe China,我們看到AI帶來的不是威脅,⽽是升級的機會。作為⼀家數字傳播機構,我們將AI視作加速策略落地的“倍增器”,⽽⾮替代⼈判斷⼒的“快捷鍵”。我們沒有盲⽬為顧問“配備⼯具”,⽽是優先培養有“AI管理能⼒”和“⾃我叠代能⼒”的⼈才。因為⼯具永遠是⼿段,理解商業本質、可以與受眾共情、懂得與客戶深度共創,才是核⼼。

傳播的未來:顧問的⾓⾊重塑

我相信,傳播不會因為AI消失,反⽽會因為AI變得更有挑戰,也更有趣。未來的公關顧問必須從“執⾏代理⼈”轉型為“商業影響⼒策劃者”——懂趨勢、懂⼈性、懂⽣意。 

從具體能⼒上來說,未來的顧問需要: 

  • 對趨勢的預判⼒:不僅要能解讀媒介⽣態,還要理解政策、⽂化與社會情緒對傳播的 影響。
  • 對受眾的洞察⼒:從數據中讀懂公眾情緒,從現象中抓住需求,構建共鳴⽽⾮僅僅內容推送。 
  • 對業務的理解⼒:從業務⽬標出發推理傳播⽬標,成為C-suite可信賴的溝通智囊。

傳播⾏業從未停⽌變化,但本質從未改變:理解世界、建⽴連接、傳遞影響。只要信息在流動、媒體在運⾏,公關就有其不可取代的存在價值。

不同的是,今天的公關顧問不僅要懂內容,更要以策略為先,讀懂⼈性背後的情緒邏輯,並善於運⽤AI來提升效率和放⼤影響⼒。

 完整報告、更多傳播領袖觀點評析:

👉《各位布爾喬亞:》 2025 年中報告👈


你可能會喜歡

【品牌出海導航 #1】挑戰與新機遇並存-台灣、中國、日本資深傳播專家給企業的溝通建言
2025-04-22

【品牌出海導航 #1】挑戰與新機遇並存-台灣、中國、日本資深傳播專家給企業的溝通建言

【專家點評】中國汽車製造商遭「黑公關」惡意抹黑事件,關鍵三方如何應對?-海外合作夥伴 Tribe China 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2025-03-04

【專家點評】中國汽車製造商遭「黑公關」惡意抹黑事件,關鍵三方如何應對?-海外合作夥伴 Tribe China 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專家點評】當出海成為「必須」,讓公關為你打造能長期站穩腳跟的品牌​-海外合作夥伴 Tribe China 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2025-01-09

【專家點評】當出海成為「必須」,讓公關為你打造能長期站穩腳跟的品牌​-海外合作夥伴 Tribe China 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 Liz Yin​

【專家點評】品牌進軍日本市場的關鍵:在地化策略-海外合作夥伴 Yusuke Kamimura​, President​ of ShapeWin
2025-01-08

【專家點評】品牌進軍日本市場的關鍵:在地化策略-海外合作夥伴 Yusuke Kamimura​, President​ of ShapeWin

訂閱布爾喬亞最新動態與觀點

訂閱電子報

關鍵字: 專家點評海外合作夥伴Tribe ChinaLiz Yin《各位布爾喬亞:》年中報告

《各位布爾喬亞:》 2025 年中報告|集結海內外行銷傳播先鋒,重新定義傳播行業的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