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ation Taipei 2025 不僅是機器人產業的年度盛會,也是布爾喬亞攜手多家客戶驗證傳播策略的最佳戰場。雖然機器人議題成功點燃市場關注,但我們在第一線也清楚看到:市場對不同類型機器人的認知仍然不足。下一次站上國際舞台前,如何建立品牌的專屬語境,將成為品牌在機器人賽道上彎道超車的關鍵挑戰。
              最近景氣冷颼颼,許多新創創辦人應該都有同樣的焦慮感:投資人觀望、募資困難,營收成長也不像預期那樣快。當開源像遠水救不了近火時,「節流」自然成了第一反應。尤其第四季正是新創團隊檢討今年、編列明年預算配置的關鍵時刻,若沒有拿捏好每一筆「該留、該砍」的支出,都會直接影響明年的 runway 與策略推進。
              我常說在布爾喬亞的每一天就是「追、趕、跑、跳、碰」,永遠都是那麼的緊張刺激但又有趣好玩。在這裡沒有人會停下來慢慢教你,每個人都要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找出解方,想辦法完成任務之外,還得繼續思考怎麼做才能更快、更精準、更有效率,以更好的姿態面對客戶、完成落地交付。這是對「永不停歇的創新與變革」的心智磨練,更是職人精神態度的養成。
              作為一個學生及工作者,我很幸運能於在學期間實際參與業界運作。在校內,我們透過課本理論與業界案例,學習公關如何以創意傳遞品牌訊息、發揮社會影響力;而在布爾喬亞,我直接面對客戶、參與需求訪談,甚至涉入企業決策規劃,更深刻地理解到——當公關結合數據科學,並以決策為導向時,便能在企業營運中發揮更長遠且具體的商業影響力。
              在AIGC 逐漸普及後,內容生成(Content)不再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門檻,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取得豐富多元的素材,但公關價值從來不只是產出文本。
              疫情之後,我們曾說:「人類最深層的需求已經改變。」三年過去,AIGC崛起,這個改變不但沒有回頭,反而以更猛烈的方式重塑每一個人與工作的關係——不只是怎麼工作,更是如何理解「人」與「價值」。這樣的變化,對我們這一代公關顧問,是挑戰,更是證明。
              疫情的降臨,帶給教育界三大考驗: 學校數位化教育系統的完整程度; 教師們的教學設計和軟硬體運用的熟悉程度; 學生們的自律和心理韌性。 與此同時,我們看見有一群人在遠距教學中迷失了方向,卻也有不少人在這段時間培養出更強的數位操作力、資訊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節奏感;幾年後,AI浪潮襲捲而來,再次驗證了我們面對未來變局的底層能力。
              不只是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AIGC 使得企業得以降本增效,高齡化及少子化的社會現況,也創造了多世代共存的機會和挑戰。 在資訊傳播邏輯被重新定義,商業市場的框架被翻轉的狀態下,我們看見行銷傳播產業正面臨一場涵蓋技術、世代與倫理的「複合式變革」。 在促進效率、深化精準溝通的同時,也引發資訊過載、信任危機、人才職能重構與倫理版權的挑戰。
              回顧過去,公關的角色多半被視為品牌與大眾之間的「傳聲筒」,以訊息傳播、媒體曝光、形象維護為核心價值。然而全球疫情的擴散,將人類置於高度不穩定與焦慮的情境,大眾選擇品牌的標準不再只是知名度或聲量,更取決於品牌是否「值得信任」。在這段期間,企業對公關顧問的期待也隨之轉變 —— 不僅仰賴我們處理危機溝通、精準傳遞防疫政策,更進一步推動內外部溝通與韌性文化的建設。
              總體來說,這些變革對公關顧問的角色產生了積極影響。遠程工作的興起顯著提高了媒體專業人士和公關專家的時間效率。虛擬會議有兩個主要優勢:首先,它增加了與記者互動的機會;其次,數位溝通方式,如視訊通話和電子郵件提案,創造了可以輕鬆分析和回顧的記錄。
《各位布爾喬亞:》 2025 年中報告|集結海內外行銷傳播先鋒,重新定義傳播行業的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