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喬亞公關顧問多年來協助數十個新創企業的公關策略規劃,積累了豐富的成功案例。最近,我們協助人工智慧科技新創—艾思智創(AICE)在2025 MWC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的Pitch2Pitch競賽中脫穎而出,奪得全球亞軍。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創企業,憑藉其獨家創意靈感生成式AI【ADGo】,不僅站上了世界級舞台,更在短短數週內創造了近千則輿情聲量、萬筆的網站流量,以及50多個潛在客戶洽詢。
對於新創企業而言,無論是企業形象或者雇主形象,都可通分成三大部分:談「產業」(企業在產業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談「品牌」(公司營運內容、產品與服務),或者談「創辦人」(使命、願景、與文化理念)。從任一者開始,都能夠開始幫助新創企業建立故事、產生影響力。因此在布爾喬亞與新創企業合作的初期,我們時常從兩種「策略優先」服務啟動:
自2021年創新版開版以來,已經有許多公司掛牌交易,去年近期證交所再次調降創新版投資條件,加上
進入十一月,多場新創活動熱熱鬧鬧展開,從Meet創業小聚,到甫落幕的第一屆新創投資年會,觀點與資源不斷交流,也激發了不少有意思的討論!
布爾喬亞【C.I.S.創意創新創業】電子報不只談創業(Start-Up),更是延伸思考品牌企業經營的各項關鍵資源與決策,無論對於什麼樣的企業產業而言,都是值得思忖的有趣議題。本期我們直接破題,從一個大哉問展開: <
Linkedin上前陣子出現一則貼文引起熱烈討論:「媒體最常報導的新創,在A、B輪募資募得的金額通常會增加35,635%,反觀媒體最少報導的新創,募資金額只增加了143.6%。」在這項由歐洲公關公司Hard Numbers及全球資訊監測公司CARMA釋出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三種角度的觀點 – 新創募資增長、媒體報導意願及媒體公關效用,打破市場認為「成功募資」只需要搞定投資人的認知。
疫情這兩年間,越來越多企業找上我們談企業創新形象建立、針對年輕TA的雇主品牌形象設計,其中多數都提出同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大舉推廣年輕老闆或高管,是否有幫助?」,在上週看到數位時代所報導這篇專訪《30歲扛下Gogoro台灣總經理,陸學森為何欽點他?牽成台積電合作有2大獨門溝通法》成為市場熱門話題後,特別有感而發,因此透過本篇專欄與各位分享我們對企業創新形象與年輕牌的看法。
《各位布爾喬亞:》 2025 年中報告|集結海內外行銷傳播先鋒,重新定義傳播行業的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