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晏慈
「財務會計」常是組織運作流程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像是政府中的司法單位,捍衛組織與個人的資源與權益。但布爾喬亞對於財務會計團隊的期待既要能「守」、還要能「攻」,作為後勤單位,該如何切換角色,與讓前線、後勤共創最大價值呢?
但實際接觸布爾喬亞後,會發現跟其他產業相比,規模雖然不大,但制度、流程確有大公司的靈魂。舉例來說,在財務流程上,我們不會因為規模小,而省略組織長遠發展的穩定性,也許距離「完備」還有一段路,但正是我可以發揮、參與建置的過程跟空間。記得當初面試聽執行長談這些目標規劃時,覺得「天啊!好難喔」,但又覺得在有想法、有內涵的團隊裡更能有所突破。
但我們也要能攻,能夠影響前線,創造「利潤」。多數人覺得財務會計就是成本中心,來花錢的!怎麼賺錢?我們指的利潤,不一定是增加營收,可能是提升效率、節省成本,包含有形與無形的。「時間」是我們專業服務產業的關鍵資產,也常常常為運作的bottleneck。但若財務會計流程能夠持續優化、減少全體需要投入的時間,則有機會間接提升了利潤。
「能攻」,是一種發動變革的意識,不只是別人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思考自己的角色如何影響前線、前線公司,即使是小小的變動,都可能引發蝴蝶效應,讓大家有感、改善客戶的合作體驗、讓公司整體更好。
第一個是「Team First」,財務會計很少是可以獨力完成的,幾乎每個流程都牽涉到其他人,調整一個流程都可能牽一髮動全身,所以在決策上更需要以大局為重,無形之中Team First就變成一種習慣。
第二個是「Take Action」,我覺得會想來布爾喬亞的人,某種程度都想要尋求一種改變,而想要改變,最重要的點就是Take Action,必須要在事情還不是很明朗的時候。願意主動去發起,而不是停留在原地。
最後一個,我會選「Improve, Innovate, Invent」。雖然前面說財務會計是相對保守嚴謹的,但推動流程等基礎建設的進步,很多時候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累積起來的,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但我覺得重要的是那個Spirit,不甘於現狀、不排斥改變,真心擁抱成長型的思惟。
-----
Graceful and shy was my first impression on Esther.
After interview, the only impression left was "This is a Strong Lady".
In one year, she has overcame so many challenges
and earned great trust and respect from many other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she helps Anita become a better one
and leads the Finance Team a more systematic, disciplined team!
Congratulations! and all the best to your mom-to-be!
- 執行長 鄧耀中Joseph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