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資深項目管理師 江美吟(Mia Chiang)
不論職級與身分,布爾喬亞的夥伴養成向來以紮實、不輕易退讓的高標準聞名。而在第一個十年積極投入「新聲代發展計畫」的尾聲(轉向約聘與中高階的招聘與養成),出現了一位開創先例、建立新標竿的夥伴。
在績效考核與個人發展的綜合評估下,Anthea成為布爾喬亞新聲代養成史上第一位,不僅通過六個月考核(Probation)成為正式員工(Confirmed Staff),同時晉升資深公關顧問(Grade1 Level2)的夥伴。在歡慶的同時,我們也邀請她以本篇專訪,分享半年來的挑戰、突破成長的關鍵,以及對於下一步的思考與期待。
全文/資深公關顧問 蔡雨璇(Anthea Tsai)
有時候我還是會想,半年真的很短,但我卻已經從一個對公關一無所知的新人,成為資深公關顧問。拿下了 Outstanding Newcomer,還成為 VM 第一位半年晉升的新聲代,這些事現在聽起來有點夢幻,但過程真的一點都不夢幻。沒有背景、沒有把握,也沒有預設目標,我只是選擇了一條我以為自己會快樂的路,然後一步一步,把每一個交到我手上的任務撐下來。
不是一躍而上,是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如果你翻開我的履歷,會發現大學唸的是公共行政系,研究所唸的是國家發展研究所——乍看之下,跟現在的工作毫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那時候曾經投入過幾份政治相關的工作,試圖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但慢慢地我發現,那些工作雖然看似重要,卻沒辦法真正帶來快樂,也沒有我渴望的成就感。
於是開始反思:有什麼事,是我做起來開心、而且覺得自己做得不錯的? 回頭看自己的經歷,「辦活動」一直是我很有熱情的事情。不是因為場面熱鬧,而是因為喜歡那種「把一個抽象的想法,落地變成一個具體成果」的感覺。那種從0到1的過程,讓人感到發光。
當然我知道,公關不只是辦活動。但它是一個能讓想法變成影響力的平台,也因此決定試試看,能不能在這樣的領域裡,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因為不是本科,也沒有相關經歷,剛畢業時對自己的方向其實沒有太多自信。當時的策略很單純:既然經驗不多,那就從針對新鮮人的大型招募計畫開始找機會。
那時一共拿到兩個 offer,一個是數位行銷公司,一個就是布爾喬亞。兩邊的條件其實都不錯,但最後選擇布爾喬亞的關鍵是:「這裡的公關工作,好像更接近一開始想投入這個產業的理由。」
一直希望自己做的是一個「把想法變成行動、用創意解決問題」的工作,而在 VM 的新聲代發展計畫裡,看到的不是只是工作任務,而是一個能快速上場、快速成長的舞台。
而這半年也真的證明,我選對了。
剛進公司不久,就陸續接下了三份策略形象報告。那時候我笑說:「怎麼感覺我又在寫第二、三、四次論文?」但其實那段時間,正是公關能力快速累積的黃金時期。
這些案子教會我的不只是簡報技巧,而是如何從品牌源頭開始思考:定位、受眾、傳播主軸、執行建議,全部要自己拆解、組裝、說服。這和以前學術訓練的邏輯結構其實有點像,但更實用、更貼近市場,也更有挑戰性。
對一個門外漢來說,這雖然有點暴力卻是最有效率的訓練方式,也讓我意識到——在布爾喬亞,不只是執行者,更要學會成為顧問(Business Manager)。
如果說策略型的專案讓我練基本功,那麼京冠生技這個案子,則讓我真正愛上這份工作。(延伸閱讀:京冠生技 循環經濟 x 安心食代 媒體餐敘)
那是我第一次從頭到尾參與一場媒體活動的公關操作。從前期策略、溝通安排、活動現場與後續內容產出,每一個細節都跟著團隊一一磨練。
但最打動我的,是我們真的幫這個品牌把價值傳遞了出去。 京冠是一家推動循環經濟的企業,理念好、產品也有意義,只是品牌小、曝光不多。透過這次操作,他們的故事登上了媒體頁面,被更多人認識——公關的意義從來不只是曝光,而是「讓值得的價值被看見」。
我才明白,這不是一份只靠技巧就能做好的工作,這是一份會讓你產生信念的工作。
我常說自己是幸運的人,剛進公司就遇到很多專案機會,有點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老闆曾經提醒我一句話:「機會大家都有,但切記不要有冒牌者心態,否則你會讓我們設計的整套制度失去它該有的價值。」這句話讓我重新理解「運氣」這件事。是啊,有的是機會,但不是每個人都選擇全力以赴、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扛下責任與成果。
我認為自己很幸運,在 VM 的設計的養成制度下開始這份工作。公司不只是大膽派遣任務,更早早就透過數據系統協助我們看清「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定位」、該往哪裡發展。
定位發展,就是不停的「假設」再「驗證」的過程——
一開始,公司就從面試過程和表現,判斷我是一個「孤獨研究型」的工作者,因此在專案上就安排我先從策略形象報告這類,既能夠快速上手、高機率能夠獲得成就感的項目開始啟動,而我也從不同的報告中的資料閱讀、競品分析到策略拆解,建立獨立思考的場域。雖然第一份案子花了很多時間摸索方向,但慢慢的我也開始能夠獨立完成部分報告內容,不再需要PO手把手的指引,能精準地判斷該看哪些資料、收斂出哪些 Insights。
以「人」為本、建立默契的團隊管理——
Leader們的帶領方式,也不只是標準化的「交代與檢查」,而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質與工作節奏來調整。以我來說,我是一個「有問題就問、不糾結太久」的類型,給我一個方向,我就能往下展開。因此所有Leader在我提問時都很樂於協助,這種工作氛圍讓我可以放心思考、放心提問,也更願意主動學習。
有方向、無設限的績效制度——
另外,公司的績效制度對我來說反而不是壓力,而是推力。我們每個月都有明確的業績目標,對我來說就像是在慢慢填滿一張表,那個過程會讓我更有成就感,也會更主動地去規劃、嘗試與前進。當然,業績達標後的獎金也很實在(笑),但最重要的是,那些具體的數字讓我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哪裡、應該往哪裡走,並且要走在正確的路上。
不吝於分享、給予肯定的企業文化——
還有一件我特別喜歡的小事!不管是活動亮點、突發事件或是彼此的努力成果,夥伴們都會在公司公開頻道中分享,而其他夥伴們也都會給出滿滿的情緒價值與鼓勵。那不是形式上的關心,而是真心實意的後援。你會感受到,無論在哪個場域,總有人在看見你的努力、幫你加油、陪你/推你往前。
這些制度、文化與氛圍,不只是讓我做事做得更快、更有成就感,也讓我更早體會到 —— 專業,是可以在對的環境中被養成的。
這次能成為 VM 史上第一個半年Confirmed+晉升的人,我當然很感謝,也有點小小的驕傲。但我知道這不是一個終點,反而是「證明我有能力開始承擔更多責任」的起點。
我沒有設限自己要變成什麼樣子,也沒定義下一步要多厲害,但我知道只要還在這裡,每一件事我都會繼續做到最好。當然,也會有一點私心希望:如果還能再多成為幾個「第一」,那就更好了!
但不管有沒有第一,我最想維持的狀態還是——不管再難,我都選擇不鬆手的每一天。
來自主管的祝福:在過去六個月裡,妳始終全力以赴地面對每一個挑戰,兌現每一份承諾,即使面對未知,妳也從未退縮,反而一次次憑著勇氣與智慧突破自我,用實際行動打破市場對於年輕的刻板印象。
今天的晉升,不僅是過去這段時間的努力與成果肯定,更希望妳能從中看見自己的成長,以及堅持所帶來的影響力,期待未來的公關顧問職涯中,妳能繼續用這份熱情與專注,不斷追求卓越,邁向唯一、成為第一,也相信妳會在新的舞台上,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公關顧問經理 林晏賢 Allen Lin
布爾喬亞在找人:中高階公關顧問 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