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目標:
華聯生物科技深根台灣17年,旗下擁有生殖醫學、大眾醫學、腫瘤醫學、轉譯醫學與科學研究服務完整的四大事業群,並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也是亞洲唯一一家高密度基因晶片製造原廠。本專案期待透過媒體新聞主題操作達到以下兩個重要目標:
- 極大化品牌討論聲量,有效提高在媒體與市場上的能見度
- 深度溝通四大服務及產品優勢,提升在各目標族群心中心占率
市場洞察:
台灣基因晶片檢測受限於法規與艱澀術語,一般民眾對於基因晶片檢測的認識仍不夠普及,也不易了解其中所帶來的實質幫助與利益。加上過往華聯在與市場溝通時,大多鎖定2B族群做溝通,在2C一般社會大眾心中的品牌知名度低且難以連結與想像到是華聯所提供的各項產品與服務。
因此,本次如何能透過新聞主題的議題包裝,深入淺出讓大眾瞭解基因檢測,並能有效突顯華聯的頂尖技術與檢測服務,與目標族群能有更多連結,是本次專案在操作上所要掌握的重要課題。
企劃策略:
媒體中心有效維護與經營,建立華聯品牌力
完善健康醫療主力線路媒體關係經營,透過提供品牌服務介紹的媒體資料,讓媒體開始認識與了解華聯,將產品與服務特色深植於媒體心中,增加媒體報導意願,也替後續的新聞主題溝通打好基礎。
透過實際案例構思有「共鳴度」新聞主題,全面且完整的溝通華聯檢測服務
在新聞主題操作上,以具代表性、貼近生活的實際案例,做為主要溝通的題材來源,並構思成為能引起共鳴度的新聞內容,進一步透過醫生訪談讓訊息更具說服力,重點傳達晶片基因檢測重要性,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必要性,及華聯從產前到產後的全方位檢測服務與產品優勢,創造含金量高且極具價值的媒體報導。
價值創造:
操作期間,透過五大不同基因晶片檢測服務的新聞主題溝通,成功創造媒體曝光逾45則,包含1家媒體專訪露出,有效提升品牌能見度與關注度,創造超過800萬的媒體曝光效益。
- 工商時報:亞洲生技之星-華聯生物科技
- NOWnews生活頭條:驚!5歲男童得白內障 基因檢測發現竟罹患遺傳性罕病
- UDN元氣網:肝癌高風險族群早篩有望 甲基化檢測靈敏度達八成
- 中時電子報:產前不再拚「孕」氣 產前羊水基因晶片檢測可提早掌握胎兒健康
- TechNews科技新報:醫師建議:羊水基因晶片檢測應不分年齡,提早掌握胎兒健康
- 中時電子報:預防醫學當道!基因檢測應及早發現立即治療為首要